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当然不是绝对的。
很多人都有个疑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在理呢?咱们中国人会不会讲理呢?自古以来,咱们中国人就不属于冥顽不化的一群。雁过留声,语过留音,人过留名,也从来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特例。所以说,中国人是普遍懂道理的。既然是懂道理的人,怎么会不允许别人讲话呢?
一说起法国思想家伏尔泰,人们就会想到他的那句名言:
我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其实,这是以讹传讹,伏尔泰并没有说过这句话。这句话,是为伏尔泰撰写传记的英国女作家伊夫林·比阿特丽斯·霍尔,在《伏尔泰的朋友们》(即她写的伏尔泰的传记)一书中,“引用”的伏尔泰的一段话。后来,霍尔承认,这段话是她个人总结的,并不是出自伏尔泰之口。
如果人们喜欢较真的话,那么就会发现,很多的所谓名人名言的由来都有问题,古今中外都是如此。除了伏尔泰的这段名言以外,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比如,《黄帝内经》就与传说中的黄帝,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当然是为了扯虎皮做大旗啦。只有这么干,才可以壮大自己的声威嘛。
伏尔泰与他同时代的卢梭,俨然是一对欢喜冤家。伏尔泰家境富裕,卢梭出身贫穷;伏尔泰主张言论自由,卢梭喜欢“高贵的野蛮人”。除了天天打嘴仗之外,他们还都被当时的天主教会所驱逐,都逃亡去了日内瓦这个鱼龙混杂、可以随便大放厥词的小城。
他们身处的18世纪的法国,旧有的“王权神授”的王室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在教会的暗中支持之下,法国的路易家族把持大权,骄奢淫欲至极;与此同时,普通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困顿;那些提倡变革的贵族和知识分子阶层的声音,也屡被压制。
正是由于无法畅所欲言,伏尔泰才一再强调了民众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卢梭与伏尔泰所倡导的进步思想,点燃了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其中,最为“精彩”的一幕,就是把路易十六以及其王后玛丽·斯图亚特,先后送上了断头台。
吊诡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那沙滩上。那些参与审判国王和王后的大员,无一例外,在事发后的半年到1年之内,也被后来者一一送上了断头台。可见,历史多次证明,革命可不是请客吃饭。
回过头再看看这句话吧,我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是绝对的吗?显然不是。比如,如果恶意中伤的言语也受到严格意义上的保护的话,那么,整个社会的混乱就不可避免了。
屹立在巴黎市中心的断头台,一度生意兴隆。先是轮到没落的王族,再轮到保守的宗教人士,再轮到普通的平民百姓,最后,轮到了那些争吵不断的“革命者”自己。在言论自由得到了极大地彰显的同时,保全个人生命的自由,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总之,在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能够得到基本保证的前提之下,言论自由是一件大好事。可是,为了打破旧有的禁锢社会发展的东西,又需要大家的畅所欲言来予以推动。既然是互为因果,显然,就需要在尺度上有所拿捏才好。
那么,拿捏的尺度是什么?卢梭觉得,心底无私天地宽。因为远古时代的野蛮人的心灵纯洁,懂得与人为善,所以,打破富裕与贫穷的界限,实现理想中的大同,才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伏尔泰对卢梭的复古倾向大加挞伐,对这个所谓的“高贵的野蛮人”嗤之以鼻。
伏尔泰喜欢循序渐进地变革,他较为欣赏的是1000多年前中国的孔子。道理很简单,因为孔子喜欢用道德说教来影响他人。孔子的平易近人的话语之中,蕴藏着崇高的道德内涵,这样的潜移默化,比那些激烈的甚至是你死我活的宗教狂热和无脑的个人崇拜,要温和许多。
在一个秉持相互合作而不是相互拆台的理念的社会,那些身处底层的人们,也许更加有可能依仗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步一步地登上晋升的阶梯。伏尔泰视孔子为真正的哲学家,他曾说:
那个圣人是孔夫子,他自视清高,是人类的立法者,绝不会欺骗人类。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
可见,毕生“述而不作”的孔子的言论,得到了伏尔泰的充分的肯定。孔子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不能成为我们做人或者说话当中的一般规则呢?由于我们中国人普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我们中国人不应该是那种听不进去不同观点的固执颟顸的形象。对吧?
人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反之,人人也都有反对你的观点的权利。这中间的界限,当然不是泾渭分明。其实,你说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要能把你的观点的优劣准确地分辨出来。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接下来的一句话,也许应该是,无论你说些什么,关键在于,别人如何去理解它们。我觉得,这才应该是接近伏尔泰思想的较为完整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