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7555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要推进食学教育进入中小学各学科课堂,支持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将食品安全和营养等食学教育内容纳入课程体系。
针对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7555号建议提出的中小学生从小学习选择和搭配食物,教育部表示,食学教育是培养个人良好饮食习惯和生活态度的教育实践活动,不仅涉及食物来源、制作过程和营养价值等基础知识的传授,还涵盖对健康饮食文化的讲解。中小学要将食育融入各学科教学。其中,体育与健康等课程要培养学生关注饮食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道德与法治、化学等课程要从生命安全角度,引导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法律规定;科学、生物学等课程要引导学生学习人体消化系统、食物营养等知识,树立健康饮食意识。
食品安全和营养内容还要纳入教师培训课程。教育部支持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将食育纳入课程体系,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养。专门设置骨干班主任、骨干少先队辅导员专项培训,加强教师对食品安全与传统饮食文化的认知。各地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活动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推进营养健康教育。
下一步,教育部将加强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教育在课程教材中的系统研究和整体设计,支持各地开展中小学教师相关培训课程,提升教师和学生健康素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