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表面“一切照常”,但调课、转型……都已在议事日程上。
周到君日前探访了本市多家培训机构发现,相当多的机构一边在观望等待,一边已开始着手调整。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也即 “双减”文件)出台,对课后补习机构的投融资、业务类型、经营时间等做出严格限制,教育部日前也发布通知,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
现场:表面上培班课照常开
七宝地区的一栋商务楼内,一家知名连锁培训机构门口,许多陪读家长正闲谈着最近出台的双减新政,周到君现场发现,大多数教室里,目前依旧在正常进行暑期课程。
“前段时间,我们已经统一取消了课后作业,给孩子们减负,目前因为还没有最新的消息,所以暑假课程在照常报名,9月开学后的秋季课程也正常招生”,一名课程顾问告诉周到君,新政出台后,机构肯定会有调整,对于已经购买课程的家长,是否会进行调整时间、退费退课等措施,一旦有了消息,肯定会及时通知家长,给到合理的解决办法。
隔壁的另一家培训机构里,学生们也在正常上课。
有家长告诉周到君,这段时间似乎排课更密集,“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急着想上完手头现有的课程”。至于后续如何调整,课程顾问则表示,“肯定要符合国家政策,但家长对学习的需求总还是在的”。
而在梅陇凌云地区的一栋商务楼里,从幼儿思维、机器人编程到中小学学科培训,这几天也依然在按照正常节奏进行。
不过,一位报了学科培训的家长告诉周到君,老师已经私下在和家长们讨论秋季课程如何调整,大概率是周末课程换到周中,如果时间凑不上,就会退费。
转型、调课, 机构有动作
那么,真的如现场所见的“风平浪静”吗?
根据周到君的了解,不少大机构目前尚未出台正式通知,但课程顾问普遍的口径都是“随着政策逐步推进,机构课程有可能线下转线上,周末转周中,或是推出录播课等形式,总之现在大家都在等上级通知。”
家长刘先生原本给孩子报了某知名大语文机构的课,但前几天群里看到的一则消息,称该机构被曝欠薪套现,让他非常担心。“我想知道,大语文算不算学科类培训,他们一直说自己是素质类的,但如果被评定为学科类培训,那我们的课还能不能上?公司都欠薪了,如果我要退课,能收回相应的学费么?”刘先生很苦恼。
周到君发现,事实上,许多机构虽然表面上对外宣称“暂时没有变化”,但底下早已风起云涌。转型或者裁员,是摆在小机构面前最明显的两条路。
上海一家学科类培训为主的机构,虽然目前还在正常招生和上课,但相关负责人的朋友圈显示,该机构准备增加书法和科创这两块“非学科类业务”。
而另一家主做语文学科培训的机构,已经开了几次内部会议商讨对策。一开始,机构打算转为提升古诗词、名著精读等素养为主的“大语文”课程,但发现这样仍被归类为学科类培训。这周,内部员工形成了两股意见,一股提议转为社会实践类课程,一股提议转为与美育相关的课程,将文学与美学结合起来。“但不管怎么转,肯定都不是原先学科类为主的内容了,估计要流失很大一部分学员”,该机构负责人告诉周到君。
而另一家知名数学网课机构,也已经在群里通知家长,秋季全部要改到周中,周末不能上课,课程时间如无法调整适合,则会启动退费流程。
网课外教:原有卖点将不存在
在此次双减文件中,还有一条规定也引发了家长的关注——“聘请在境内的外籍人员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
时下家长所熟悉的英语网课品牌,几乎都打着“欧美外教真人上课”的旗号,而在不少家长看来,这也是最吸引他们报课的原因。
要支撑起如此大体量的网课,境外外教成为了这类网课的师资主力。
但新政里的这条规定,也恰恰让这些机构陷入了困境。
“今天下午刚开完会,可能会筹备国内外教招聘、外教基地建设、以及拓展中教等事宜”,某线上外语培训机构的一名员工透露。
但上海另一家外教为主的网课负责人并不看好这样的对策:“高性价比的外教课,本来就是在线英语的主要优势和特色,换中教来上口语,还能保持对家长的吸引力吗?”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