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两部分组成。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从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发展而来,2014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印发,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标志着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式建立。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一样,都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都强调“保基本、广覆盖”,待遇结构都是基础养老金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尽管两种保险制度存在很多相同,但是它们之间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障对象不同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主要保障的对象是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主要保障的对象是城镇就业群体,有正式工作单位的群体,如:工厂工厂,公司职员等。其中无雇工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新媒体创业人员、外卖员等可以按照灵活就业方式参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来享受职工养老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
强制性要求不同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行自愿原则,主要以政府进行引导为主,不搞强迫命令。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则不同,他是通过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来实施的,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都必须履行的缴费义务。
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有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缴费弹性不同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按照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等不同标准自行进行选择缴费。按年缴费,多缴多得。
此外,国家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可向下增设档次,也可以向下增设档次。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则不同,它的缴费比例是固定的,参保人按月缴费,个人缴纳部分,由企业代扣,统一缴费,不允许随意改变。
筹资结构不同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主要资金来源是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一般的补贴标准为缴200元补35元、缴300元补40元、缴400元补50元、缴500至600元补60元、缴700至900元补70元、缴1000至2000元补80元。补贴标准具体到地区具体实施时,由于经济水平不同可能存在不同。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资金主要来源是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缴费基数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和300%进行缴费。其中用人单位缴纳部分为16%计入社会统筹基金,个人缴纳部分为8%记入个人账户。
无论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还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退休领取养老金都是有条件限制的。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参保人累计缴费年限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注意这里的15年是最低缴费年限,缴满15年后,想退休后领取更多的养老金,可以进行缴费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特别注意:正如我们前面所讲,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从新农合和城居保制度发展而来的,在2009年至2012年新农合和城居保制度试点期间,如果本人年龄已经到达或超过60周岁并且未享受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符合领取新农保和城居保保险条件的老人,不必缴费,可以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
大家对于这两种保险,有什么不同的观点,欢迎大家评论留言。谢谢大家点赞、关注、收藏和转发文章。关注我,持续为您分享社保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