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生活打卡季#《莫斯科行动》,继《拆弹专家2》之后,港味最足的电影。
但这种够味也带着些许不足,因为邱礼涛是最适合拍《莫斯科行动》的导演,也是最不适合拍《莫斯科行动》的导演。
最适合是因为如果这个题材放在90年代的香港电影的语境下,邱礼涛可以拍得更cult、更邪典,犯罪味儿更浓。
人性探究、政治隐喻、阶层矛盾、现实主义也会更好看,单《莫斯科行动》开场那一段中的抢劫、后入就能展现的精彩纷呈,比现在高几个档次。
最不适合是因为当下的创作环境已经不允许邱礼涛再疯狂,难免让《莫斯科行动》失色许多。
整条故事线只能在既定框架之下游走,变得束手束脚,该放大的部分不够过瘾,该深入的地方过于浅显。
片中的追车、枪战、动作,是邱礼涛驾轻就熟的拿手好戏,虽保有水准,但重复百遍,也就无惊无喜了。
然而,这就能证明《莫斯科行动》不值得看吗?
当然不是,邱礼涛拍出了他今年第二部能看的电影,甚至比《绝地追击》还要好。
对于《莫斯科行动》的编排,邱礼涛采用的方式很聪明,故事题材是中俄列车劫案,这就限定了叙事空间必须在火车上,可发挥的余地并不大。
而且在火车这样的狭小空间里施展,需要奇技淫巧、精巧布局,不然就会味同嚼蜡,这显然不是邱礼涛所擅长的。
所以邱礼涛在中俄k3抢劫案之外又加入了水晶宫赌场大劫案,航空基地战斗机交易案,把叙事空间引到更大的地方。
就像片名《93国际列车大劫案:莫斯科行动》,列车大劫案只是引子,莫斯科行动才是主线,最后以火车开始,再由火车结束,形成叙事闭环。
尽管文不对题了,但好看度增加了。
可这还不是电影的最大看点,跟《拆弹专家2》一样,邱礼涛总喜欢搞波大的,即使让剧本割裂也在所不惜。
四幕故事,循序渐进,第一幕是开胃小菜,先让观众感兴趣,带着疑问继续看下去。
第二幕突然来了一个大转弯,不再讲述列车劫案,转而把叙事视角引到水晶宫赌场,在盘根错节的下水道展开升级版的动作场面。
但邱礼涛并不是强行反转,而是用贯穿全片的角色和符号过渡,张涵予追到莫斯科让黄轩不能再继续打劫,便铤而走险干一票大的,然后跑路。
黄轩之所以知道张涵予盯上了他,是因为《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而他与街头艺人相识,是因为他们都喜欢艺术,这样一来,借助视听,叙事上的漏洞就补足了。
一般情况下,剧情进行到这里,很多电影就该收尾了,但这是邱礼涛,从不循规蹈矩。
第三幕一上来就推翻了第二幕,让黄轩天衣无缝的计划推倒重来,再做一桩比打劫赌场更大的买卖。
有了上一次失败的教训,这一次的黄轩变得格外谨慎,怎么让第三幕比第二幕的场面更加恢弘呢?刘德华出场,与他有对手戏的伏笔现身。
同时,在第三幕里,刘德华因女儿而有的宿命论,也将第一幕和第二幕串联了起来,使得文本连在一起,承上启下,且不至于太分散。
到了第四幕,故事衔接的顺理成章。
第二幕和第三幕的漏网之鱼兵合一处,救将也打将,并与第一幕呼应,叙事再次回归到火车这个空间之上。
片尾处的大决战,邱礼涛又让火车成了陪衬,如法炮制了第一幕的技巧,火车上打着打着就跳出了窗外,而窗外的戏份比车上带劲。
这也证明了《莫斯科行动》并不是《天下无贼》2.0,就算有刘德华、张涵予这对老熟人,但两者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大相径庭。
虽然四幕故事互相交错,足以让观众移不开眼睛,但平铺直叙的线性叙事还是让故事很平,起承转合毫无波澜。
不过,所幸节奏明快,四宗案件环环相扣,邱礼涛让气氛一直处于饱满的砰砰砰、炸炸炸之中,不负香港爆炸邱之名。
再加《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以及黑豹乐队的《无地自容》《Do'nt break my heart》,邱礼涛也玩起了艺术与暴力结合的暴力美学。
还有片中加入的符合节日氛围的中秋元素并不是生硬的蹭节假日的热度,而是颇有点四面楚歌之意,既可以推进剧情发展,又能够丰富角色秉性。
这在邱礼涛以往的作品比较少见,拍了那么多港产流水线烂片,本以为邱礼涛对电影已无追求,甘愿当一个职业导演,但没想到他还能保持热爱。
在人设方面,邱礼涛这一次也做的不错。
警匪片最忌讳的是正反两派有一方智商不在线,一旦这层结构失衡,影片将会大打折扣。
但在《莫斯科行动》中,张涵予和黄轩的双雄对决,基本就是同一水平线上的邪不压正,虽没有《暗战》那般的智力角逐,但也没有沦为工具人。
只是杜琪峰那套宿命论,邱礼涛的拿来主义没有学到精髓。
一看就是照猫画虎,只有刘德华做到了宿命使然,黄轩这条线却没有刘德华这么完整。
刘德华的软肋是女儿,平生夙愿是见女儿一面,可他努力了那么久,不惜配上性命,但最后还是未能彻底如愿。
但黄轩没有这样的情感塑造,邱礼涛对他的定位是完全体疯批,不近人情,只谈利益,眼里只有钱,其他都是身外物。
除了他俩之外,张涵予还算够格,文咏珊就妥妥的工具人了。
可总体来看,《莫斯科行动》肯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在现在的国产电影类型片里,《莫斯科行动》绝对称得上一个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