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美国归侨、广西侨联青委会委员罗溢华——
用爱浇灌家乡的“小苗苗”(侨胞说·祖国在我心中(89))
罗溢华与悦宝成长基地工作人员合影。
受访者供图
罗溢华和孩子们合影。
受访者供图
5年前,广西侨联青委会委员罗溢华离开生活20多年的美国,回到家乡广西南宁,投身她长期热爱的教育行业。5年来,她一边将国外学习接触到的先进教育理念与中国国情结合,用心培养既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又具备国际视野的年轻一代;一边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用满满爱意尽力呵护家乡的残疾儿童。她说,能尽自己的一份小小力量,帮助家乡的孩子健康成长,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以下是她的自述。
从小便对教育充满兴趣
我母亲是教师,深耕教育行业数十年。受母亲影响,我从小便对教育充满兴趣。小时候,我最常和小伙伴玩的游戏就是在教室里模仿老师给学生上课。
14岁,我赴瑞士日内瓦读高中,之后到美国上大学,在国外学习生活了20多年。虽然我本科和硕士分别读的是理科和商科,但一直非常关注教育行业,尤其是儿童教育。在美国洛杉矶工作期间,我借助所在的华文媒体平台,与当地华侨华人一起合作,连续多年举办儿童美术展,鼓励附近多个城市的孩子用画笔描绘他们眼中的美丽世界,并将其中的优秀作品推荐到当地美术馆、博物馆展览。
在国外生活期间,我也很关心中国国内教育领域的发展。中国近年来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尤其令我钦佩。中国不断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来适应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和需求,为孩子们的未来提供更宽的路、更多的选择。这种因材施教、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深深吸引着我。
5年前,我决定回国发展。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他一直通过言传身教,教育我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因此,我虽然在国外学习工作了20多年,但始终没有改变国籍,也深知自己终将回到祖国,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扎根、发展。
回国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投身我所热爱的教育行业,在家乡广西南宁创办了悦宝成长基地。我希望从国外引进好的教育方法,结合国内实际需要,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潜力和活力,用爱浇灌家乡的“小苗苗”,助力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
播下中国文化的种子
我们成长基地可以容纳2000多名孩子。在课程设置中,我非常重视与科技创新及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在我看来,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发展,传统文化则是我们的根脉所在。这两个主题看似“一新一老”,实则可以有机结合。
我记得,几年前,一名15岁的留美中国少年提出熊猫电站的创意,将太阳能发电站按照中国国宝大熊猫的形象设计建设,既将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等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融合,又富有中国特色。令人惊喜的是,全球首座熊猫外形光伏发电站已在山西大同并网发电,联合国还将熊猫电站作为在全球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目标的示范项目。这个故事带给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如何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中国文化的种子,再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这粒种子萌芽开花?
我所生活的广西拥有丰富的文化元素,比如极具壮乡特色的绣球、铜鼓等,还有螺蛳粉、五色糯米饭、酸嘢等地方风味美食。平常,我会在课堂上带孩子们一起制作简易的广西传统美食,也会让孩子们换上少数民族服装,给他们编排少数民族舞蹈。我还会引导孩子们进行大胆的创意设计,比如能否用广西的刺绣纹样来装饰火箭箭身?能否将空间站设计成广西铜鼓的形状?我鼓励孩子们打开“脑洞”,探索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成果结合的无限可能,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孩子们既熟悉自己的文化,也对科技创新始终心怀好奇。
身处全球化时代,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也是我们的下一代不可或缺的。广西是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和前沿。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日趋紧密,许多活动都在广西举办。在此背景下,我发挥在国外生活多年的优势,与南宁当地电视台合作,建立了小主持人成长基地,培养了一批中英双语小主持人,帮助他们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
用心呵护“娇弱的花朵”
孩子犹如花朵,可爱而娇弱,需要用心呵护。
一次偶然机会,我参与南宁市青秀区政协组织的活动,到南宁市朝霞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中心送温暖。在那里,我遇到了一群特别的孩子,他们患有自闭症,家庭条件大多很困难。可当他们为我们表演轮滑、唱歌、跳舞时,脸上的笑容格外纯真。我久久不能忘怀。
在与相关负责人交流的过程中,我得知其中一些自闭症患儿年过18岁,因为没有合适的就业岗位,无法自力更生,成为家庭的负担,这也增加了他们内心的自卑感。我想尽己所能帮助他们。回去后,我便联系自己所在的广西新桂商商会,挨个询问哪家会员企业可以招用这些自闭症患儿,并通过青秀区政协长湖社区联络站打听更多就业渠道。很快,一家做外卖餐饮生意的企业欣然答应,表示可以提供打包餐盒等从事简单后勤工作的就业机会。
最近,作为青秀区政协委员,我准备提交一份更加详尽的提案,希望动员更多社会力量来关注关心残疾儿童的成长以及他们今后的就业发展问题。
在洛杉矶生活期间,我曾参观过一家盲人学校。那里的盲人通过系统训练和使用特殊工具,可以切菜、做饭,照顾自己的日常起居。更重要的是,他们非常乐观,并未因为失明而对生活失去希望,反而积极尝试写作、翻译、创作音乐等,找寻人生的乐趣与意义。这种内心的强大及其背后成功有效的心理治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如今,在我们成长基地,我也尝试采用之前在国外学习的心理治疗方法,在早教班中招收一些自闭症患儿。我提醒老师们不要对这些孩子区别对待,也不要刻意放大他们在交往方面存在的不足,而是引导他们与其他孩子一起正常地学习、玩耍。让我欣慰的是,一段时间后,一些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在表达、沟通方面有了明显改善。他们的家长和我聊起这些变化,都流下激动的泪水。我很高兴能够帮助到他们。
回国这些年,我在家乡教育、公益等领域的努力收获了来自许多家长和当地社会的信任与认可,这让我干劲更足了。我会继续坚定地走下去,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报记者 严 瑜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5月05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