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现中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女比例接近100:117,这意味着,将有3000万适婚男性娶不到老婆。
看到这里,是不是广大男同胞们都开始有些焦虑了?
不用怕,有专家出来为你们说话了,不过此砖家可能非彼专家。例如经济学家、复旦特聘教授黄有光就提出了可以考虑允许一妻多夫的婚姻制度。
此言论一出,相信不止男同胞们一片哗然,就连女同胞也可能有些“蠢蠢欲动”。一妻多夫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也可以像以前的帝皇甚至是高门大户的大老爷一样,左拥右抱呢?
一个负责貌美如花,一个赚钱养家,还有一个把家里上上下下的家务都承包了,想想都觉得美滋滋。
但是连电视剧里都不能真正实现“大女主”,现实生活中的女性真的能拥有这么好的福利吗?
专家当然不是站在女性的角度去考虑的,甚至“一妻多夫婚姻制”的提出都是对女性带有歧视。
因为在提出一妻多夫之前,这位黄教授还在自己的文章《中国人如何更快乐》中提出,让妓*院合法化,“使没有妻子的人可能通过购买合法与保健上比较可靠的性服务而部分获得满足。”
从这里就能看出,专家原来不过是将女性视作满足男性X欲的工具。那他提出一夫多妻制又是将女性看作什么了呢?
这里我们先不着急分析,先看看一妻多夫到底可不可行。
02
英国有一位叫做玛利亚的女生,也与自己的两位男朋友处于同居状态。
最早时,玛利亚曾经有过一个未婚夫,但之后却遇上了健身教练杰夫。初次相遇时,玛利亚就很肯定自己对对方有感觉,而对方也同样喜欢上了玛利亚。
然而,玛利亚的未婚夫并不能接受自己的未婚妻同时爱上两个人,于是与玛利亚分手,玛利亚也正式和杰夫交往。
而在玛利亚和杰夫同居6年以后,杰夫竟开始建议玛利亚找一个新情人。但是,他们两个并不会分手,只是他选择让玛利亚除了自己以外,可以多找一个情人。
没过多久,玛利亚就和一个叫伊森的建筑师擦出爱火花,玛利亚甚至怀上了伊森的骨肉。得知这个情况后,杰夫还建议伊恩和他们一起居住。自此以后,一女两男,乐也融融。
看起来这样的相处模式也存在,而且还非常融洽。但我们要清楚一点,这是他们的共同选择,而且他们有这样的共识,并且最关键是,他们三个人都能接受这样的关系。
换作在中国,一妻多夫关系中的多人,是否也能接受呢?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以前也有一夫多妻制,就算到了现代也还有类似赌王家族的存在。一夫多妻制能为人所接受,一妻多夫有何不可?
但实际上,中国从来没有过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像港澳台那样一个男人娶几个老婆的情况,也并非合法,而且同样的,他们都是自愿接受这样的关系。
当问题转变为一妻多夫后,情况就大为不同。
在西藏或者一些偏远地区,就存在一妻多夫制的家庭。一个女人嫁给一个男人后,就等同于嫁给了他的所有兄弟。除了未成年的弟弟,她需要和所有兄弟履行夫妻义务,生儿育女。
她要为丈夫的所有兄弟、自己的每一个丈夫生孩子,没有生育自由可言。家中的所有家务也由这个女子来承担,煮饭、烧水、砍柴、洗衣、照顾孩子,都成为了这个女子作为妻子的责任。有多少个老公,她就要照顾多少个家。
她也必须做到公平公正,不能厚此薄彼。一旦兄弟们有争执,就是她没有搞好兄弟团结的错。
看到这样的情景,大家还会觉得一妻多夫是一个让女性享受齐人之福的婚姻制度吗?不,这是一项逼迫女性被多名男性共用的制度。
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女性成为了男性们的共享妻子。专家提出一妻多夫婚姻制,实际上是对女性的极大不尊重。
03
专家到底是基于什么的考虑,才能提出这样一项无理的制度呢?
首先,他非常认可女性的“能力”。
第一就是性能力,他认为女性在性方面能够满足多个男人,以妓*女为例,一个妓*女一天就能“服务”十几个客人。相反的,男性却做不到。也就是说,男的,不行。
第二就是女性的生活能力,女性似乎天生就会照顾家庭、养育孩子,因此照顾一个家庭和照顾两个家庭其实没有多大的区别。例如反正都是做饭,做饭给两个人吃喝做给三个人吃,不会额外耗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
其次,专家认为一旦实行一妻多夫,尽管女性可选择的对象减少了,但男性成功娶到妻子的机会却大大增加,这对于中国男女比例失衡的现状,有非常有利的调节作用。
通篇看下来,专家提出一妻多夫制,为社会好,为男性好,偏偏没有为女性好。他所考虑到的,只是如何将有限的女性,分配给多出来的男性。
女性不但没有获得任何更为优越的权益,反而要作出牺牲。
实际上,这样的婚姻制度建议还是在物化女性,女性作为人的权利被抹杀,反而成为了一种可分配的资源,甚至是一种工具,一种生育工具、性工具和服务工具。
04
如果说提出“一妻多夫制”是为了促进社会平衡,首先我们就应该考虑,这一个制度本身,是否平等?
性别失衡单纯只靠调整婚姻制度,是非常愚蠢的行为。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要从根源开始思考。
为什么男性比例,要远超女性这么多?单身的适婚男性比女性多,并不是社会现象的一种结果,而是一种选择,来自社会和人类的选择。
在单身人数多的背后,其实是结婚率低、生育率低、结婚率高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又是怎么存在的呢?
人们为什么要结婚,有三个原因。第一当然是因为爱,其次是组建一个家庭养育后代,最后是通过结合的方式,来增加面对未知风险的抵抗力。
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婚姻并不是必需品,要实现这三点,不一定依靠婚姻。
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无论男女都能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和生存能力,支撑自己一个人生活。
而且只要两个人是互相爱慕,也可以共同生活,现代人的思想开放,没有用一纸婚书去证明自己心意的必要。
生孩子也从人生的必经之事成为了一个选择,毕竟养育一个生命是长达一生的责任。现代社会的工作紧张、资源紧张、丧偶式育儿,使得很多人都对生育一事慎重又慎重。
最重要的是,在社会上,女性所面临的不公太多了。例如申请一份工作,大多都有性别限制,更多的企业和单位会优先选择男性。
因为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男性需要养家糊口,必然会更努力工作。而女性还需要将自己的一部分精力分到照顾家庭中,一旦未婚女性被招聘进单位,还要考虑日后她结婚生子需要放假,这对公司资源也是一种消耗。
如果在社会上,我们都不能做到男女平等,给予女性更多的支持和保障,女性又如何敢踏入婚姻的殿堂,去生育下一代?
婚姻制度一旦建立在对一方的压榨和歧视上,根本就不能获得幸福。或许在古代、在绝对男权的社会里,女性没有选择。
但幸而在今天,女性意识到自己也有选择权,选择自己是否需要一段婚姻,自己是否适合养育下一代。这样的选择和考虑不仅是对自己负责,同样也是对社会负责。
而提出“一妻多夫制”的意图剥夺女性权利的所谓专家,最应该思考的并不是男女比例的失衡,而是怎么消除自己心中的性别歧视。
也请各位专家、学者,真正地以尊重的眼光去看待女性,为女性发声。这是一个男女同在的世界,也应该是一个男女平等的世界。